过去在中秋节前夕,丰镇家家忙着加工月饼,有的家自己烙,大部分家花钱雇饼匠打,饼匠用自己垒的有上下火的烘炉。月饼分两种规格:十斤白面,三斤油,三斤糖是满油糖的。十斤白面,一斤半油,一斤半糖是半油糖的。加工好的月饼冷却晾干后放在瓷坛里,再放一、两个槟果于坛中,能保存很长时间,甚至能存放到年关,吃时依然潮润可口,果味醇香。加工好的月饼还要馈赠亲友,相互品尝。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下乡劳动正赶上过中秋节,晚上吃了一顿香喷喷的水饺,房东大娘又送一个月饼,我舍不得吃装在衣服口袋里,衣服口袋印了一个大油印子,一直洗不掉。有个传说,说的是内蒙古的莜面拿到南方,由于水土的原因不能和面做饭,必须拿内蒙古的一把土放在当地的水里,沉淀后才能和面做饭。我没有考证这个传说的真伪,但却品尝到了正宗丰镇月饼和仿制品的天壤差别。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吃月饼和各类瓜果及赏月的习俗。是夜秋高气爽,皓月当空,家家要摆供桌,摆放着切好的西瓜,洗净的水果和各种月饼,必有一个大月光(即3斤至5斤面粉特制的大月饼)。全家团圆,饮酒赏月,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若八月十五云遮月,那么和正月十五雪打灯一样,都是好兆头,预示着来年的大丰收。
我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儿歌:八月十五西瓜月饼美嘴,吃到肚里乌云忽雷有鬼,左右手开门哎呀不好两腿,到厕所不成堆稀水,拾大粪的过来骂个灰鬼。说的是当年物资匮乏,人民生活贫困,平时吃的差,过节偶尔吃一顿好饭,孩子们容易吃伤身体。和现在的年轻人聊起此类话题,觉得匪夷所思。
月饼是圆的,西瓜是圆的,十五的月亮更是圆的。古人借景抒情,以物言志;今人祈祷和平,盼望平安。中秋佳节,花好月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