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月饼是浙江平阳苍南地区的汉族名小吃。浙南的闽南人明末清中叶从闽而来。以其产地苍南县桥墩镇而得名。其做法也堪称当地一绝,用料选材相当考究,工艺也相对复杂,主要原料有:精面粉花生,芝麻,桂圆,白糖,植物油,脊膘肉,瓜子仁,冬瓜糖,红瓜,葱,果脯等原料精致而成的外地特色月饼。其中桥墩“陈福音”月饼、陈福兴”月饼和“丁源兴”月饼是少数之一,凭借独特的口味和创新在桥墩月饼行业中一直是家喻户晓的佼佼者但对于月饼的历史并无有文字记载。
苍南(属温州市辖县)当地,每到八月十五前,外婆在外孙末成年前每年必送一个月饼。而这个月饼便是中秋当晚用来赏月的月饼。那时候在苍南桥墩,几乎家家户户有孩子的家庭都有此习俗。其实差不多浙南地区的中秋习俗都是这样,当地人一般都叫做送八月十五。
记忆中就是小时候每到中秋,外婆总会送来一个大大的桥墩月饼,上面铺满芝麻。院子里摆一个圆圆的米筛,里面放着圆圆的月饼,月饼上点着一根蜡烛。米筛旁边坐着孩子,孩子一边望着天上的月亮,一边眼巴巴地守着月饼。反正规矩还挺多的月亮不能用手指,只能用眼看,月饼不要急着吃,一定要等香烛燃完才干一饱口福。
可惜找不到祭月有关的图片,反正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对于这些后来才吃到苏式月饼广式月饼那种小小的厚厚的包裹着蛋黄、莲蓉和豆沙,软,糯,细,腻的孩子来说,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桥墩月饼才是真正的月饼。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我孤陋寡闻,另一方面也因为桥墩月饼是一种很固执、从外到里都不易改变的月饼。固执到100多年都没变过做法和配方,很多当地的月饼店都是百年。虽然苍南建县才30多年,但是桥墩镇,却是一个具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古镇。